大觀鎮鐵橋村 攝/胡波
金山湖湖畔的頭渡鎮 攝/李顯彥
大觀鎮于家院子
德隆鎮銀杏村金色老屋 攝/汪新
三泉鎮觀音村觀音驛站
近年來,南川區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工作,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總要求,在狠抓基礎設施短板建設的同時,著重強調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的傳承保護。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持續煥新……隨著鄉村建設的持續深入,如今的南川大地上,一個個加速蝶變、各具特色的美麗村鎮,正在成為農民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把住房改造“改”到群眾心坎上
春光明媚,在山王坪鎮龍泉村,83歲的譚德翠老人正坐著藤椅,在自家新房門口曬太陽?!耙郧拔覀冏〉耐僚鞣拷?0多年了,又漏風又漏雨,多虧有政府的好政策,我們現在才住得到這么好的房子?!?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托舉幸福生活的一大基石。
近年來,南川堅持以安全為本、因地制宜、農戶自主、提升質量為原則,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的唯一住房屬危房的,按照“發現一戶,保障一戶”原則,因地制宜選擇適宜改造方式,實現動態清零。
相關數據顯示,近3年來,該區整合各類資源、統籌土地、財政、金融等政策,整合各類資金7859.2萬元,為農房提升改造工作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共計4456戶。
解決了“有得住”的問題,如何才能“住得好”?
為此,南川區啟動了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方面的系列嘗試和探索,努力整合各方資源,調動農民積極性,推動群眾需求從“安居”到“優居”的轉變。
一方面,南川加大了現代化建設理念和技術“下鄉”力度,讓房屋、院落建設有了專業指導。
例如,該區持續組織“三師一家”(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和藝術家)下鄉服務鄉村建設;每年舉辦農村建筑工匠及管理人員培訓;編制《重慶市南川區農房通用圖集》、重慶市南川區農房通用圖集施工設計圖折頁、南川區農房通用圖集海報等。
另一方面,南川還通過一攬子的激勵政策引導,讓農民群眾在建設高品質農房、高顏值院落中唱起了主角。
例如,三泉鎮觀音村是南川遠近聞名的古驛站,該村以“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建設為契機,出臺一攬子激勵舉措鼓勵群眾以安居、樂居、宜居三種品質為標準,開展農房、院落的整治提升。
“改不改,怎么改,都交給群眾自己選擇。通過對前景規劃、補貼政策的宣講,群眾參與改造的意愿十分強烈,首期參與的群眾就超過了100戶?!比傁嚓P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村將集合農家民居、院落的改造成果,打造以花、云、驛、林為核心主題元素的龍巖山居,讓村民都能夠吃上“旅游飯”。
在南川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看來,農村住房改造,只有尊重農民意愿,呼應農民真實需求,按照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因地制宜推進,才能真正“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讓沉睡的村落煥發生機
初春,群山懷抱中的德隆鎮銀杏村,散發出勃勃生機。
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上千株野生古銀杏開始冒出新芽,前來游玩的游客也漸漸多起來。
“以前我們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吃’,村民大多要靠外出打工掙錢?!便y杏村相關負責人說,如今得益于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持續深入,村子也迎來了價值重塑。
近年來,銀杏村結合自身特色,堅持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提檔升級道路白改黑,建成古樹保護平臺、休閑觀景平臺等,結合旅游需求,配套建設入戶道路、污水管網、院壩、花園、休閑設施、停車場、文化宣傳等基礎設施。
游客們在這里找到了心曠神怡的靜謐風光,而小山村的發展價值被旅游喚醒,多數村民吃上了旅游飯。該村民宿從3家增長至7家,常駐人口從600余人增加到近千人。
目前,德隆鎮銀杏村楊家溝傳統村落正在開展第四批重慶市傳統村落的相關申報工作。
在南川,一個又一個傳統村落正在蘇醒——
德隆鎮陶坪村充分利用當地的奇石、地縫、洞砦等生態資源,發掘出天賜茶壺、大拇指山、石門砦等秘境景點,躋身南川新晉網紅打卡地;三泉鎮窯灣村地處睡佛山下,緊靠金佛山北坡景區,逐漸成為南川人避暑納涼的首選地之一;石溪鎮鹽井村因保存完好的清代祠堂以及依山而造的大片梯田,如詩如畫,備受游客青睞……
南川持續加大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全面加強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適度發展、合理利用,努力實現傳統村落活態保護、活態傳承、活態發展,推動一大批傳統村落“留”下來、“醒”過來、“活”起來。
其中,該區重點對傳統村落中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古樹名木等實施管控及保護修復,強調文化、文脈的挖掘,確保風貌風格和文化內涵的獨特性;同時,積極探索傳統村落可持續的運營模式,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等,激發村民參與保護利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增強傳統村落生機和活力。
古村落是“活”的文物,是南川精神文化的重要歸宿,如何平衡好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是南川正在奮筆疾書的一張新答卷。
既要“小而美”,又要“特而強”
農舍白墻黑瓦,手繪涂鴉別具風味,硬化道路實現戶戶相連,青石欄桿讓整個庭院顯得古香古色……
大觀鎮鐵橋村于家院子通過“五改”“四清”“三化”“三規范”等系列行動,在保持原有鄉村風貌基礎上,提檔升級軟硬件設施,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在大觀,這樣的變化絕非個例。
近年來,該鎮完成了前進街街區環境綜合整治、大興街街區環境綜合整治和集鎮污水管網建設、觀溪河提檔升級、田園新城大道環境綜合整治、智慧小鎮建設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程,集鎮功能大提升、生態環境大變樣、人居環境大改善,現代農業大觀園美譽聲名遠播。
該鎮相繼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全國第二批特色小城鎮、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市級首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片等榮譽,成為南川北部重鎮,被譽為南川區同城化的“第一門戶”。
大觀鎮的生動蝶變,正是南川持續提升鎮域品質的一個縮影。
鄉鎮,處在“城尾村首”的關鍵節點,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市,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重要紐帶,是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
去年以來,南川堅持以“一深化三提升”為主要抓手,深化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場鎮功能、提升場鎮品質、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一批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管理有效的品質鄉鎮,既要“小而美”,又要“特而強”。
其中,硬件方面,該區將重點圍繞整治環境衛生、加強污水治理、整治場鎮秩序、完善交通市政設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完善便民服務、推進城鎮凈化綠化美化文化工作、塑造街區景觀、整治臨街立面等細節實施。
而軟件方面,該區將重點以鄉容鎮貌、環境衛生、城鎮秩序為重點,推行社會化、專業化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場鎮管理“網格化+街長制”、日常執法聯防巡查制等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鄉鎮管理水平,同時大力挖掘鄉鎮文化特色,擦亮特色品牌。
2022年,頭渡鎮成功入選為全市30個美麗宜居示范鄉鎮之一,目前該鎮正在加速實施集鎮出入口綜合環境整治、集鎮公共功能完善提升、金山湖路空間秩序整治等一系列提升項目。
楊晨 圖片除署名外由南川區住房城鄉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