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奉節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 胡云清
奉節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工作“十五條硬措施”,大力實施“統籌發展和安全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不斷強化應急管理硬件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應急管理“戰斗力”,筑牢應急管理安全“基石”。2022年,全縣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奉節縣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源頭,圖為落實一線崗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推進會
一、堅持“三級聯動”,打造“一支應急鐵軍”。整合綜合應急救援大隊和鄉鎮(街道)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組建“重慶市專業應急救援奉節支隊”,形成1個直屬分隊、8個區域性分隊、33個鄉鎮(街道)小隊、N個村(社區)的“1+8+33+N”應急管理隊伍,全力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迅速反應、有條不紊,做到“集中指揮、分線作戰”。其中,直屬分隊配備專業應急救援人員42人,下設戰斗班3個,司機班、后勤班、通訊班各一個;8個區域性分隊配備救援人員215人;33個鄉鎮(街道)按5-8人標準組建專業應急救援小隊,形成400余人的專業救援力量。全縣每個村(社區)按15-20人標準組建了6000余人的先期處置救援力量。
▲ 今年,在重慶全市應急管理基礎建設(江津·永川)現場會暨全國“兩會”期間安全防范工作會上,奉節縣破解基層應急用車難成為全市十大“錦囊妙計”之一,奉節縣應急管理局局長肖建華現場介紹經驗做法
二、堅持“數字賦能”,建好“兩個智慧平臺”。不斷強化智慧應急能力建設,以智慧化、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能力大提升。
一是建好智慧應急信息化平臺。圍繞指揮協調、監測預警、救援處置、風險防范等核心業務,建設全縣應急指揮網和縣、鄉兩級應急指揮平臺,全力構建快速反應、科學決策、高效指揮的應急救援信息化體系。目前,奉節縣智慧應急信息化平臺正加快建設。
二是建好“一圖一表一庫”共享平臺。全覆蓋編制全縣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風險點分布圖、大型地災點和重點隱患點一覽表,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數據庫,全力做到有患必治、治必銷號、掛圖作戰。目前,全縣共建立49個?;凤L險點、273個消防安全風險點、113個關閉煤礦風險點、12個非煤礦山風險點、1565個地質災害風險點、18個水、陸交通運輸站風險點、54個水庫風險點。
▲ 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應急建設中先行一步,3月1日,奉節縣組隊前往成都實地調研成都市智慧蓉城運行中心、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智慧應急建設雙向互動發展等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三、堅持“平戰結合”,強化“三個資源保障”。在全縣財政吃緊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找資金、擠資金,全方位推進保障工作,2022年投入近1.5億元用于應急管理領域。
一是強化執法車輛保障。投入資金533.9萬元,購置應急管理專用車39輛,統一規范車輛標識,配備給32個鄉鎮(街道)和重點監管執法單位,用于基層應急搶險救援、突發事件處置和應急綜合執法等。車輛運行費用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 2月28日,全市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建設現場會舉行觀摩執法救援裝備及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著裝儀式,奉節縣應急管理行政執法車輛亮眼入場。
二是強化物資儲備保障。投入資金1300萬元左右,建設應急物資儲備庫6200平方米、其中2022年新建3900平方米,可長期儲備“森林防火、防汛抗旱、事故救援”三大類110個品種的應急物資10萬件以上。目前,全縣共儲備各類物資7.8萬件,其中縣級儲備4.2萬件,鄉鎮(街道)儲備2.9萬件,村(社區)儲備0.7萬件。
三是強化救援訓練保障。將占地48畝、建筑面積2.1萬余平方米的原上壩中學升級改建成縣應急綜合訓練基地,能同時滿足2000余人訓練需求,達到聯管、聯建、聯防、聯訓、聯勤、聯動“六聯”效果。制定《奉節縣應急救援隊伍訓練演練工作方案》,常態化開展實戰演練、實地訓練和戰斗訓練,組織救援隊伍開展比武競賽,基層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和處置水平不斷提升。
下一步,奉節縣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應急的指導幫助下,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加大應急管理保障力度,不斷提高基層應急救援隊伍救援作戰能力,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應急管理措施,奮力推動新時代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