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家灘村位于泰山山麓,全村693人,但耕地僅有448畝,曾經是一個落后的小山村。2015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李豐意識到只有發展特色產業,才能蹚出一條適合亓家灘村的發展路子。
入冬以來,正值蓮藕采收期,走進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十里荷廊蓮藕基地,隨處可見藕農繁忙勞作的景象。挖藕人將一根根蓮藕從泥土里挖出,并將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幺鋪蓮藕”發往省內外。
近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唐王大白菜迎來豐收。這里出產的唐王大白菜品質風味均屬上乘,特別是經過貯藏后的白萊,心葉黃白,脆嫩清甜,味美可口。村民們忙著收菜、摘葉、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小雪節氣剛過,大別山區黃昏漸早,寒氣襲來。日落后,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的大別山道地藥材產業園內,人來車往,漸漸熱鬧起來。
時下,重慶市云陽縣南溪鎮青云村的700余畝柚子迎來采摘收獲期,飽滿金黃的柚子掛滿枝頭,果農們穿梭于田間地頭,忙著采摘、搬運、包裝。
“這幾天天氣很好,來海釣的人不少!”11月23日,在瓊海市潭門鎮排港村,無所歸止休閑漁業基地的工作人員陳世環一邊穿上救生衣,一邊快步走向停在岸邊的海釣艇,帶著4位來自河南的客人出海海釣。隨著發動機轟轟響起,迎著海風,海釣艇在湛藍的海面上劃出一道道浪花,向大海駛。
近年來,杭州市臨安區郎家村以黨建引領探索“共富稻田”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在600多畝流轉土地上充分挖掘資源,全力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田園,在美麗鄉村建設、村莊運營、產業發展等方面走出一條特色致富道路。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植物園村大力發展草莓種植產業,引導當地農民發展集草莓種植、銷售、采摘為一體的休閑觀光產業,助農增收。
眼下正值白蘿卜的上市時節。在山東省滕州市濱湖鎮陽溫東村,村民們正忙著將田地里的白蘿卜采收、裝車,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近年來,滕州市不斷整合土地資源,引導農民發展白蘿卜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同時依托當地企業,實行訂單種植模式,打開農產品外銷渠道,有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廬江縣依托河湖水域優勢,發展“稻蝦魚”共作模式進行生態種養。截至目前,全縣發展“稻蝦魚”共作面積達16.6萬畝,帶動農民走上生態種養致富路。
新鄉賢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優勢,是農村社會矛盾的“調節器”、社會和諧的“潤滑劑”和鄉村振興的“新資源”。記者日前來到慶陽市,走訪觀察各地如何激活新鄉賢資源、用好新鄉賢力量,把新鄉賢“軟財富”轉化為“硬實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助力鄉村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他們研發的這項手機“掃一掃”識別水稻病蟲害的新技術,被農戶們形象地稱作“植物口袋醫生”。在今年舉辦的第十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項)中,他們正是憑借這項技術奪得金牌。
山村戲鄉綻放非遺光彩,一針一線繡出小康生活……初冬時節,走進鄉野山村,非遺傳承了古色古香的歷史風情,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
前不久,第五屆(2023)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在潼南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23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
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一項重要內容。日前,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組織編寫的《2023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在第五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上發布。
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下,第五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近日在重慶舉辦,旨在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推動廣大農民在鄉村全面振興中貢獻更大力量。此次論壇還首次加入了農民體育、數字鄉村、農村金融主題分論壇,探討農業農村人才培養的新路徑,更好服務農民的全
他們,或是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領頭羊”,或是超越自我的創新創業人物,或是扎根基層的實干者……10月29日晚,“新時代奮斗者——2023年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在重慶衛視播出。董小梅、陳席、黃英、簡思鑫、唐大焱、王慶洋、時圳熙、喬利有、馬光敏、盧東海10人榮
國家級名單公示,珠三角7市10人入圍。10月17日,共青團中央網站發布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入圍人選公示,廣東省有20人進入名單(詳見后文),其中一半來自珠三角,涉及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江門
“打破陳規陋習,樹立新風正氣,給大家都減輕了負擔,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好事?!比涨?,華亭市安口鎮立新村村民劉洋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簽訂了舉辦孩子滿月宴的移風易俗承諾書。
近年來,西口村與藝術結緣,雕塑進村、彩繪上墻,藝術和村民的生活、傳統的非遺技藝、產業發展融為一體。
“上班族”無法照顧孩子的午飯,不少學生被托管到了“小飯桌”。與兒童相比,“老小孩兒”們吃飯也是大難題,尤其在空巢老人占多數的農村更為凸顯。記者日前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新民鄉掃帚包村看到了新建的“老年食堂”,可喜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近日,“薪火工程”文化志愿服務年畫培訓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實驗中學舉行?;顒蝇F場,楊家埠木版年畫傳承人講解了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及藝術特色,現場示范并指導同學們進行了年畫線稿印制與手繪設色。通過互動體驗,學生們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
近日,首批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公布,我省萍鄉市湘東區、九江市武寧縣上榜。根據要求,這些試點地區將充分發揮縣域統籌規劃、資源配置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改革創新,按照試點工作方案和重點任務,積極探索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10月的傍晚,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華燈初上。一頭銀色的雕塑駱駝從東入口的墻壁中穿行而出,昂首跟著前面的“駝隊”。木質廊架上的駝鈴燈隨風響起,仿佛將人帶回千年前的京西古道。
近年來,當地與各藝術院校、美術學會等碰撞出藝術鄉建的思路,通過藝術激活沉寂的鄉村,打造了藝術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主題核心藝術區為鄉村旅游引流。
15日,在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芳群園東北角的方莊文化藝術中心,創新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一方書莊”,引來諸多市民前來“打卡”。當天上午,豐臺藝文生活節暨方莊文化藝術中心開業活動正式舉行?!耙环綍f”作為豐臺區首個政府建設、企業管理、市場運營的公共文化設施品牌也隨
?當日,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摩洛哥、法國等8個國家的20多名來華留學生走進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竹泉村,體驗活字印刷、草編技藝、烙煎餅、做香囊等傳統手工和非遺項目,零距離感受中國鄉村文化魅力。
長城腳下的村子,因長城得名,靠長城謀生。上世紀80年代,金山嶺長城對外開放參觀,中外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村民幫客人背包、當向導,經營農家院和民宿,日子越來越紅火。
雜亂林立的電線桿,曾是浙江省平湖市全域秀美的“老大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今年,平湖全市開展桿線綜合整治,統一拆除廢棄桿線248根,田間風貌煥然一新。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有著百年工業歷史,昔日低水平、粗放式的生產開發,一度給這里帶來嚴重的生態問題。近年來,古冶區通過工礦廢棄地整治、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等措施,將周邊的工礦廢棄地打造成一座座風光秀美的生態公園,成為市民和游客親近自然、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油橄欖種植基地內,遍布著一根根管道;這些管道一頭連著基地,另一頭連著養豬場。從中流出的沼液,在養豬場是廢料,到這里就成了油橄欖樹的養料。
11月16日,在墊江縣周嘉鎮雨山村村民朱世華的再生資源回收廠里,一堆堆金黃的秸稈像一座座小山,堆得幾乎快要沖破棚頂。
近日,在屯昌縣西昌鎮土龍村委會南田村民小組,連日降雨讓村黨支部書記王芳又警覺起來??葜?、落葉及垃圾等散落在地,讓原本潔凈的村容多了一個個污點。她巡村抓拍了幾張“丑圖”發到村干部工作群,要求組織保潔員及河道管理員盡快處理。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山東廣饒打造了一批亮麗宜居的新農村。一幢幢新宅錯落有致,村道綠植規劃有序,環境潔凈整潔,人們安居樂業,處處展現著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畫卷。
忻城,這個有著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廣西中北部縣城,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糯玉米、桑蠶、金銀花、蜂蜜、牛羊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強化龍頭帶動、技術支撐、延鏈補鏈,推動產業鏈融合,積極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兩山”轉化新路徑,讓石山添綠生金,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邁出鄉
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累計投入各類生態保護和治理資金1.87億元。
眼下,秋收接近尾聲,而位于重慶市墊江縣周嘉鎮的朱世華再生資源回收廠中,則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廠房中,一垛垛秸稈堆起了數米高,工人正忙碌地進行堆碼、搬運工作,另一旁機器轟鳴,將秸稈加工成草支墊等草制品。
南岸區清水溪是長江一級支流,為徹底解決清水溪污水入江問題,南岸區累計投資1200余萬元,通過源頭增設處理設施、改造錯混接點位、新建排污管網等多措并舉,還得一溪清水。
徐聞縣制定領導干部“四下基層”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組織一次理論學習、組建一支宣傳隊伍、接待一批次信訪群眾、開展一次現場辦公、建立一套工作計劃、推動一批重點工作、查擺一些工作問題、完成一輪問題整改、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十個一”工作舉措,把具體問題“
走進同德縣尕巴松多鎮完科村養殖合作社,飼養人員正拿著飼料穿梭其中給羊喂食,膘肥體壯的優質能繁藏羊或悠閑進食,或臥地休憩,叫喚聲此起彼伏。
今年以來,烏海市海勃灣區濱河街道辦事處湖東社區堅持以改革思維推動治理創新,巧用“加減乘除”工作法,構建覆蓋全面、配置合理、服務高效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形成“黨建引領+網格化”的精細化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11月22日,江津區召開以“三會”解決“三事”專題研討會。會前,來自高校、市區各單位、行業媒體的專家學者50余人前往該區鼎山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艾坪美林小鎮、濱江郵政小區調研。
近日,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紀委監委聯合區農業農村局成立工作專班,對這個區5個鄉鎮主干道附近19個點位進行飛檢,檢測撂荒地面積約984畝。
11月13日,在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村委員會,村委委員劉慧指著村務公開二維碼向記者介紹。記者用手機掃了一下這個二維碼,村務信息馬上便在手機上顯示出來,所有支出款項一目了然。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傳好駐村幫扶“接力棒”,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以“三聚三強”為抓手,扎實做好駐村干部輪換工作,推動新一輪駐村干部盡快進入角色、投身基層一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記者從云南省總工會獲悉,云南省總工會今年以來持續開展“工會溫暖進萬家”送溫暖幫扶工作,多措并舉推進已建檔的困難職工、云南強邊固防一線民(輔)警、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工程一線職工等基層工作人員的送溫暖幫扶服務工作,共籌集資金1.99億元,幫扶工作覆蓋超過61萬名職工
近日,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民馨家園小區四區內,社區、物業、居民代表齊聚,共商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選址及投放時間等問題。
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王村石門自然村考察時指出,“鄉村要振興,關鍵是把基層黨組織建好、建強?;鶎狱h組織要成為群眾致富的領路人,確保黨的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真正成為戰斗堡壘?!被A不牢,地動山搖。